新闻中心
重点关注

  产业转型为长痛,产业断崖是短痛,河北不仅需医治长痛,亦需兼顾短痛。

 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方才公平。

  近日,在中央能源工作会议中,习近平提出,河北不要再为GDP纠结。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亦表决心称,即使影响GDP也要铁心治环境。

  现实远比口号残酷。

  “十二五”以来,河北省已压减炼铁产能2308万吨、炼钢产能2545万吨、水泥产能10966吨、平板玻璃产能4206万标准重量箱,分别占全国计划压减任务的48%、53%、30%和46.6%。

  而在此基础上,至2017年,河北还要再压减6000万吨钢铁、6000万吨水泥、4000万吨煤、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。仅就钢铁而言,河北将为此损失3000多亿元资产,减少557亿元税收,加上其他行业将更多。同时,这还将导致超过100万的庞大人口失业。

  京津冀一体化,河北牺牲巨大,作为受益方的京津如何弥补河北的损失?在国家层面又该如何支持河北,不让老实人吃亏?

【提高河北地位,与京津平起平坐】

  京津冀此前不能一体化,最大的根源在于政治地位不对等。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,京津冀掺合了太多政治因素。

  京津是直辖市,各有一名政治局委员,河北则是一般省,不是一个量级,所以河北在与北京和天津的交锋中,总是处于下风。河北的人才、资源向北京倒流,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。天津为直辖市,在获取国家资源方面,也有巨大的便利。过去的十年中,天津依靠国家的投资,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,滨海新区的崛起大部分靠的就是央企砸钱。而这种便利和优势同样是河北难以具备的。

  而天津与北京虽同为直辖市,但是由于后者是首都,因此竞争中也处于强势。总之,北京集中了中国最好的资源。

  有一个谚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三地在资源占有方面的区别“北京吃不下,天津吃不饱,河北吃不着”。从总量上看,京津比河北要小很多,但是人均GDP方面,北京和天津都是河北的两倍以上,而从人均财政支出上看,北京相当于河北近4倍,天津近3倍。这种由政治地位不对等所衍生的经济、社会领域的不对等,严重影响了京津冀一体化。

  北京马上要建七环,河北众多地方均将纳入其中。但是,北京未来不能再继续占河北资源,又不给河北好处,走不承担责任与成本的老路。

 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,北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外地车辆限号,不准其在核心时段进入北京核心城区,天津也在年初限车,鉴于京津被河北三面包围,京津限制外地车辆,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河北。如果河北反制北京,不让北京车辆在核心时段进入河北,则不到一周,北京必成为一座死城。而由于政治地位不对等,河北并不敢限制京津车辆,尤其是不敢限制北京车辆,由此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,北京在长期吸走河北的资源之后,还不准河北人进入北京,河北牺牲日多,京津索取日大,长久下去,必然难以共振。目前,天津方面希望与北京互相开放车牌。其实,河北更应敦促北京开放。

  京津冀一体化,不仅在于硬件的一体化,交通一体化和产业转移,更重要的在于互相成就、互相开放。由此,京津冀资源能够互相流动,而非单向流动,才可以实现最优配置。

  事实上,相对于政治地位的对等,对等开放比较现实,亦比较容易推行,尤其是京津两市,应有此气度和远见。在车牌互相取消限制之后,未来京津冀可实现一系列对等开放,如统一高考,而北京的功能分解与迁移,包括部分高校、央企、医疗资源向河北的转移等,均为对等开放的应有之义。

【产业转型:长痛自治,短痛北京补】

  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

  产业转型,无疑是河北未来的方向,但是,传统产业猛然关停,新兴产业的培育又需要时间,两者之间的时间差,很容易造成产业真空,伤害河北的产业经济。事实也正如此,最近两年,河北的发展速度猛然下降,今年一季度更是堪忧。

  在4月份环保部公布的全国空气比较差的城市中,河北独占七席,形势严峻。京津冀环境改善,首拿河北开刀。淘汰落后产能,压力巨大。

  在三大产业中,河北的工业占据一半以上,其中轻重工业的比重更达到2∶8,以钢铁、水泥为主的重工业,成为河北的主体产业,导致河北资源、能源消耗量大,生态环境持续恶化。

  河北去年底和今年初开展了两次大规模集中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动,数万人下岗失业。在水泥重镇平山,18家水泥厂关停,两万多人失业;在钢铁重镇武安,8座高炉拆除,也导致2万人失业。

  虽然出现了英诺制药、欣意电缆等新兴产业,但是,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还需要时间,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1385亿元,占GDP的比重不到5%。而传统产业的改造非一日之功。其中缺口巨大。

  京津冀一体化提出要实现产业协同,但是,三地都想要“好的产业”。北京的很多高端产业都要留在本地,迁往河北的是动物园市场等低端产业。天津与河北之间也存在众多竞争。尤其是港口和工业。

  产业转型为长痛,产业断崖是短痛,河北不仅需医治长痛,亦需兼顾短痛。

  未来,北京应该瘦身,除保持政治、文化、国际交往、创新等四大中心外,其他功能要外溢,尤其是产业要外移,高端资源也应该分流一部分。全国100多家央企,总部落户北京的就有一半,无论按照人口还是按照经济总量,河北均为全国的二十分之一左右,照这个比例,再迁七八上十家央企到河北,亦算合理。

  一直以来,河北为京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。仅2008年~2012年,河北向北京应急供水总量就超过10亿立方米。承德至天津的“引滦入津”工程,每年为天津提供的水资源总量超过5亿立方米。为保证北京的水源,河北张家口的官厅水库区域很多产业被禁止,北京密云水库上游为河北的承德市,当地亦有很多产业被禁。河北的巨大牺牲,目前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。

  如河北的环境治理不力,则北京和天津投入再多的经费,也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目前北京投入治理雾霾的经费高达7600亿元,加上其他费用,预计未来将达到1万亿元。而河北却没有这个财力。未来北京的治污经费,也应有河北的一份。

  此外,河北产业转型造就的失业大军,其生活保障问题也需要经费,这个钱也不能全部由河北独自承担,河北出一部分,北京和天津出一部分,中央政府出一部分,三方合力,更为合理。

  无论是水资源方面的牺牲,还是河北其他产业转移的牺牲,以及治理污染的投入,都需要京津和中央层面的转移支付来弥补。

  马歇尔计划举世皆知。任何一个经济体,都需要相对对等的经济伙伴。同样,京津未来需要对河北实行类似的“马歇尔计划”,以扶持和反哺河北。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
关于我们
· 新年寄语
· 集团简介
· 核心优势
· 视频中心
集团产业
· 地产公司
· 时代广场
· 商业贸易
· 文化传媒
· 物业公司
新闻中心
· 重点关注
· 集团新闻
· 媒体报道
企业文化
· 资质荣誉
· 企业理念
· 发展历程
· 文化活动
社会责任
· 公益理念
· 慈善捐助
· 社会赞誉
人力资源
· 人才理念
· 社会招聘
联系我们
· 联系方式
· 在线留言
· 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河北滏瑞特集团